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月, 2017的文章

[機率陷阱]

愛因斯坦:凡是應盡可能單純,但不要過於簡化。 適合使用簡單原則的三種情境:未知越多時,選項越多時,資料越少時。 面對已知風險時,需要邏輯和統計思考; 面對未知風險時,需要直覺和經驗法則。 但大企業領導人往往對直覺避而不談,因為大家期待合理的解釋,且信仰群體決策及深思熟慮,所以企業內往往有事後諸葛及防衛性決策的文化; 與其相比,家族企業反較容許犯錯而不做出防衛性決策。 人生必然充滿未知風險,所以應把焦點放在人生的內在目標(加強自己能力,學習新語言新樂器,關心長輩及後輩),而非偏重難以掌握的外在目標 (物質生活及他人評價); 而且這個改變本身也是可掌握的。 37法則=>在不能回頭的路上選擇最大顆石頭的策略:假設有一百顆石頭,放棄前面37顆(並記住其中最大的一顆),然後在其後選擇第一顆比前面都大顆的石頭。 但婚姻&事業?因為人生充滿太多未知不確定因素,光是一百顆石頭的譬喻就難以假設。因此,最佳的策略反而是設定一個不離譜的期望值,選擇符合期望值的選項即可。當無法窮盡全部因素再為權衡決定時,只需一個好的理由,往往即已足夠。夠好的選項,往往就是真實人生的最好的選項。

[為什麼我們的決定常出錯]

人(尤其是掌握權力較多的人)往往過於高估自己的能力(better than average effect),但若是付費諮詢複雜的情況,又因沈沒成本而過度盲信他人的建議。 情緒錯置讓天氣好壞影響了人的評估,造成incidental anger,造成emotional contagion,即使是陌生人的情緒也會對人產生影響。 產生從眾效應的社會連結比想像的還容易建立。 對應偏差(correspondence bias)使人們於評價他人時過度聚焦於個人行為,而非環境或當下情況的變因。輸入偏差(input bias)使人把投入和產出混為一談。結果偏差(outcome bias)使人忽視沒見到傷害的不道德行為或高估一些成功者的能力。 框架效應造成人為的推進效果,已經動工的任務會讓人較樂意開工(已經蓋上兩點的集點卡) 古希臘狄摩西尼(Demosthenes):沒有任何事比自欺更容易,因為人總相信自己所希望的。

Zero to One [從零到一]

“贏比輸要好,但如果這場仗不值得打,那每個人都是輸家。” “獨佔事業的特點:專利技術,網路外部性,規模經濟及品牌。” “不確定的樂觀主義者不會耗費數年的時間打造新產品,而是會重整既有的發明。” ex銀行家重組資本結構,律師解決爭端協助整頓工作。 “相反的,對未來抱持確定看法的人有著堅定信念。這些人不會追求號稱多元多面向普通發展,他們會決定一件最該做的事,盡力而為。他們不會日以繼夜的努力讓自己沒有明顯突出之處,而是奮力培養出色的實力,以求獨霸一方“ ”...時間是最有價值的資產,不該拿來和沒有相同願景的人共事。如果花時間工作卻無法建立深厚持久的人際關係,這表示你沒有善加投資你的時間。“ 平庸的企業往往強調“交集”,誇飾不一定存在的競爭優勢; 真正獨佔的企業卻提出“聯集” ,隱藏優勢避免樹大招風。